本篇文章2739字,读完约7分钟

——用重力走路,护膝护腿更健康
中国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张辅文(下里)  

再版说明:为了帮助人们更好掌握用重力走路的操作要领的运用技能,及增强实践练习中,运用相关技巧的领悟性,而续写第二版。为照顾新读者,保留了第一版的基本内容。

引言:起因于一次次上下楼层梯步,偶然突发奇想,借人体重力,在下丹田穴位处,与丹田肌肉鼓劲,进行二力合一发力,在走路中试用。果然感觉轻松了许多,尤其是上楼层梯步,那种轻松与累的差别,真是太大了。一次好奇心,收获了丰厚的客观事实回报。迅即着手,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一次次循环。现撰写成文,以享读者。

一、基本方法: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肚脐下三横指的下丹田穴位),轻微前倾身体,借助重力,后蹬前踩,四肢只起传递力的作用。

首先走好第一步:上坡(或上楼房梯步)时,想着丹田穴位位置肌肉群的任意一个点,作为目标,用目标点肌肉鼓劲(心里别在意鼓劲得怎样)。

连同借助重力,在目标点位置,一并向后脚蹬方向,指向着地点发力。使力传递至后蹬脚触地(或梯)位置,即整个身体的着地(或梯)支撑点,也是丹田位置发力,传递到的动力受力终点,还是地(或梯)对身躯的反作用力点。

与此同时,前脚受后蹬脚,后蹬作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上弹,而自然协同向上抬起。

随着走路姿势的前倾惯性,向前下踩,后脚被反作用力,向上前方推而跟进,完成第一个步子。

接着交换用脚,做同样运动,走完第二步、三步,直至目标终点。

平走和下坡,动作要领都同走上坡路,只是力度比上坡时小许多。

二、发力特点:妙借重力。用以搭上一些人修炼与运用丹田功夫的核心位置——下丹田穴位,在走路行径中的“班车”。

三、练习技巧:每一次在丹田位置发力,尽量在感觉到身体重心,丹田穴位,脚下着地(梯)点,当三点合一线之时,是沿着这条线指向着地(梯)点发力的最佳时机,这是一个理想状态。

实用中,坚持练习,假以时日,会因形成条件反射,动作会逐渐协调自如。这是笔者已经体验到了的客观事实。因此,由衷向人们推荐。

四、操作要领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和运用,借助重力,在丹田位置发力,而走路的具体方法,形成连续完整的走路体系,现将相关操作要领提示如下:

明白了以上操作要领,并勤加练习,相信人们很快就能适应借助重力,在丹田位置处发力走路!

五、应用心得

据笔者体验,围绕如上“操作要领”,应用中,可结合以下一些因素思考,在练习中运用。

1、妙借重力的“妙”用,就是把身体重心轻轻“搁”置在丹田穴位。“搁”这一时刻——

包含着六重含义:(1)、身体重心,丹田穴位,脚 下着梯(地)点,三点合一线了。(2)、“搁”上了。(3)、丹田肌肉应同时轻轻鼓劲,并进行二力合一发力了;与此有节奏性的承重脚(即后蹬脚 )下,脚掌着梯(地)点,悄然发生“蹬”的作用了。

(4)、脚下着梯(地)点,同时产生反作用力,把身体向上弹了。(5)另一只脚协同向上抬了。(6)、形成承重脚金鸡独立式(或步形)了。

2、将金鸡独立式,连续走,就形成完全的用重力走路了。

关于金鸡独立式(或步形),就是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受反作用力,稍上抬而悬空的一种(半)站立姿势。

从平常生活中找个比喻,如童年时代,玩的一只脚游戏,谁没玩过?就是这里的金鸡独立式。按左、右脚,分别为承重脚,而形成左、右金鸡独立式。

3、上述:“1、”谈及的“搁”,是特别使人觉得这样走路省力,轻松愉快的关键环节。可借用生活中的另一比方,如曾见一些人用的手杖,或称拐杖。用手杖或拐杖走路的人,之所以觉得轻松些,是因为“杖”,为之分担去了一些重力,通过“杖”传递到梯(地)上。

一方面,减轻了身体整体重量的负担。另一方面,会使身体更容易达到走路中的平衡,而不致摔倒。在用重力走路时,从丹田穴位,分别到两只脚掌,就是对应的两根手杖或拐杖。

在此,就把其比喻为,置于两只脚体内的两根名符其实的脚杖。这样,把身体重心,轻轻搁置于三点一线的丹田穴位处。如此一来,每时每刻,都拄着说是有形实无形的,两根如意脚杖走路,尤其是走上坡路,岂能不十分省力?

4、用重力走路的基本口决:后蹬、前踩。

前踩,是每一个金鸡独立式时刻的,下一次前踩行为,一并带动着重心位移,当下一轮的三点合一线时刻,来临即“搁”。到此,前踩结束,立即转换为承重脚(后蹬脚)发生着后“蹬”作用。

这里的后蹬,是从旧模式象形而来。当丹田位置处发力了,反作用力把身体向上弹起,此体态表现出来的形像,与旧模式中,用脚“蹬”产生出来的状态是一样的。

此刻沿用“蹬”,便于人们学习时,更容易从旧模式中,转变到新模式来的,一种特殊表达用语,好过渡,好记忆。

真可谓“似蹬非蹬”,如果真“蹬”了,那就不省力了,由此,有如下感言,与读者共勉。

位移重心到丹田,

金鸡独立可成功;

后蹬前踩是节奏,

似蹬非蹬多轻松。

5、走上梯步与走平步,不同的有两点:(1)、身体微前倾的较多,幅度需稍大一点,因有了坡度;(2)金鸡独立式(或步)时,非承重脚顺势上抬的悬空高度,宜稍高一点(比梯步本身的高度略高一点),才便于接着进行“下踩”步。

6、待比较熟练后,借重力走路,将平常的双脚的两条平行线路,更换成重心保持正中一条线的形式。

这样,前进过程中,重心始终保持正前方,位移趋势,避免了前后两个相邻金鸡独立式(步),须左右位移,形成人体对应左倾一下,右倾一下,似乎觉得别扭的不自在。

即使在旧的走路模式中,除了舞台上模特表演时走直线步,而不左、右倾外,一直都是在按左、右倾而走的,只是人们没加以有意注意而已。

其方法,是双脚走外八字形。走路过程中,一是行进线路是一条直线,避开脚掌步形,与模特走路对比,外形没有区别。二是每一步双脚的,同时着地的状态,都呈“丁”字步,符合数学几何学中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即是说,比模特的脚掌着地(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的状态)更稳定。

这也符合生活的需要。因为模特的表演是暂时,短时间的,完全走直线是可以坚持的。当然,模特整体外形是更美观,也勿容质疑。

普通人的生活走路,主要应从舒适,易操作考虑。倡导用外八字形走路,或许更适宜。

相互比较,因人、因时,因环境需要而异。各取所需,恰到好处。

7、建议初学者:(1)、按两大步骤进行。先暂不考虑用丹田肌肉鼓劲,待逐渐熟练后,则易如意加练。

(2)待熟练后,在原来三点合一线的基础上,多加上承重脚 (就是后蹬形式脚)的,大腿内侧的某一个点,形成四点合一线。

新增加的点,有两个意义。一是使力传递,尽量不经过膝关节内部,有助于更好保护膝关节。二是使重心的左右位移幅度,最大程度缩小,有益于更好地把控走路平衡,以便走出适合自己的更加美姿!

如上所述,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二0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人类的又一次进化(第二版)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cjxw/6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