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9字,读完约8分钟

关键时刻!央行重启反向回购操作,释放出强烈信号。

刚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了保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利率竞价的方式推出了500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反向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为2.2%,一次性“降息”20个基点,比上一次降息低10个基点,背后的信号异常。

近一个月后,央行再次通过反向回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利率下降了20个基点,这是2020年4月lpr降息的最强信号。

央行发布了最强烈的“降息”信号,a股没有买入

尽管央行发布了最强烈的“降息”信号,但a股市场的反应相当冷淡。

3月30日,沪深股市开盘走低,科技股集体暴跌。截至午盘收盘,上证综指下跌1.59%,深证综指下跌2.81%,创业板指数一度下跌近4%。个股呈现普遍下跌趋势,市场情绪在冰点再次出现。

当天下午,随着“降息”信号的发出,沪深股市出现反弹,但仍保持疲软和波动的格局。收盘时,跌幅收窄,上证综指下跌0.9%,深证综指下跌逾2%。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股市开始走强。其中,澳大利亚asx200指数盘中上涨7%,创下最大涨幅纪录;澳大利亚的S&P 200指数也上涨了7%。

今天,一度下跌超过3%的韩国综合指数继续上涨,收盘时微跌0.04%。韩国综合指数上涨3.69%。

一些分析师认为,随着上周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一系列反周期宏观政策调整措施,就股市而言,市场已经预期到资金将会放松。

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抓紧研究提出一系列积极应对的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充满希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比例,发行专项债券,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调,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

关键时刻:央行"降息" 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但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Lpr在4月份降低了利率,并且正在进行中

央行之前的反向回购操作需要追溯到2月17日,当天的操作是7天的反向回购。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将中期贷款机制的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并在2020年2月引导贷款利率下调。

在“降息”的刺激下,a股当日开盘越来越高,上证综指触及3000点,创业板指数(399006)一路飙升,创下三年新高,接近2016年的高点。

市场资金争相筹集资金,个股普遍上涨。截至当天收盘时,整个市场有多达3667只股票上涨,多达180只股票收盘时达到每日最高限价,这产生了很高的获利效应。

一个多月过去了,央行再次下调关键利率,“降息”力度加大,将2月份的下调幅度提高了一倍。预计4月份的低利率下调将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央行在过去5个月中第三次下调7天反向回购利率:

第一次:2019年11月18日,7天期央行反向回购利率下降5个基点,从2.55%降至2.5%;

第二次:2020年2月3日,7天期央行反向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从2.5%降至2.4%;

第三次:2020年3月30日,7天期央行反向回购利率下降了20个基点,从2.4%降至2.2%。

不难看出,从2019年11月开始,这一轮公开市场操作的“降息”不仅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连续性,而且加快了步伐,扩大了范围。

一些分析师指出,这种反向回购利率下调不仅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也是为了缩小与市场利率的差距。

方正证券(维权)首席经济学家Color认为,最近市场利率一直在下降。在银行间市场利率中,dr007低于2%,dr001低于1%,明显低于短期政策利率,表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足,因此政策利率应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一“降息”释放了一个更重的信号

为什么央行今天再次通过反向回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广东发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院长李麒麟表示,降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327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引导贷款利率下降”的要求;

第二,应对疫情对国内实体经济的二次影响;

第三,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实现确保就业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

与上次降息不同,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确诊病例超过70万例,美国近14万例。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封闭这个国家”。

由于境外疫情的爆发,其他国家在我国第一季度处于防疫期,境外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受到影响。虽然国内出口连锁企业已恢复工作和生产,但它们面临着无订单、延期交货和库存增加的问题。

李麒麟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超出预期,特别是海外疫情的爆发,这可能对出口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也可能是股市对更大幅度降息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到0%,出口增长率可能下降20%以上。”

关键时刻:央行"降息" 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经济金融学教授徐小年最近表示,由COVID-19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周期一定会超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经济好转取决于年底的形势。

他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负增长已成定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均出现两位数同比下降,投资和社会消费下降幅度超过20%。

在这种背景下,20国集团峰会首次通过视频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将采取一切可行的政策工具,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冠状病毒大流行对全球经济的损害,并将启动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这一流行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的负面影响。

关键时刻:央行"降息" 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Color也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尚未实施大规模宽松政策的经济体,这一政策是在中国在g20峰会上做出相应承诺后于今日实施的。

基准存款利率会下降吗?

与此同时,市场普遍认为,利率下降20个基点将使空联想到4月份的lpr降息。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央行推进了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指的是mlf,贷款利率锚定lpr。因此,lpr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mlf利率下降、银行资本成本下降等。

低利率的下降也被市场视为真正的“降息”。

据中国货币网报道,从3月20日的市场报价来看,实际利率(一年期)和房地产市场利率(五年期)都没有任何作用。

然而,lpr利率每月20日公布。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即使央行想降息,至少也要等到4月20日,但反向回购利率的下调通常被视为“降息”的先行指标。

根据李麒麟过去同步调整的经验,未来mlf和lpr利率将同时下调至少20个基点。

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分析师靳齐林)表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调”意味着lpr在未来仍将在空走低,“疏通传导机制”也意味着融资成本下降不能仅靠降低mlf来解决,还要求商业银行减少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度需求,为实体经济创造利润。"

关键时刻:央行"降息" 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中信证券还预测,4月份mlf和lpr利率将持平下降,这将有助于企业在复工投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压力。随后的基准存款利率下调仍在意料之中,RRR方面可能会在4月份进一步降息。

此外,市场仍然担心,如果大幅降息,会不会引发洪水?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军强调:

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与国际形势的差异,中国人民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保持了决心和灵活性,没有一次性用完所有子弹。

在央行此次降息后,中国仍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采取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并且仍能通过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加强反周期调整。

这也意味着央行不会像美联储那样一枪崩了所有子弹,直接将利率降至0。

海通证券蒋超团队也表示,7天的反向回购利率为2.2%,仍高于二级市场1.6%左右的货币利率,这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依然存在。如果海外疫情继续恶化,央行可能仍会小幅下调RRR利率或降息,但不会走洪水泛滥的老路。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关键时刻:央行"降息" 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启?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1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