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2月9日电(杨哲、唐铁夫)政府部门“提速”项目获批,生产企业“提速”准备,铁路部门“提速”保障……为了保护生命,各方争分夺秒,在短短一周多时间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条医用防护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
2月9日,在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总厂的一个车间里,几名工人在一条新的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前调试设备。透过玻璃窗,工作人员拿起一个试生产用的面具给记者看,并竖起大拇指。在它旁边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操作缝纫机,紧张地生产医用防护服。
“从项目立项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一个多星期,这是社会各方合作的结果。”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厂副厂长白铁忠说。
白铁忠介绍说,哈尔滨医药集团总药厂是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以前从未有过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经验,但有专业的生产车间,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公司自愿承担防护材料的生产任务。
面对流行病,时间就是生命。1月31日,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部、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成立了保护性资产建设研究小组,并向哈尔滨医药集团派出了指导和监督人员。哈尔滨医药集团也很快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拥有11个管理团队和18个技术团队。
一天之内,厂房内原本生产保健品的车间的所有生产线都被拆除,改造完成。“如果生产线被拆除,它基本上不会恢复。肯定有损失,但我们没有计算过。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尽快生产产品并支持前线。”白铁忠说道。
有一座厂房,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员、技术、原材料、生产资格和许可证需要同时克服。
“在正常情况下,注册生产资格和获得生产许可证大约需要三个月。这次特别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只需5天左右。”黑龙江省药品检验中心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人朱飞说。
人员不足,公司几十名员工主动报名并申请到生产一线。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组织招聘了60多名有经验的工人;没有技术经验,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工厂;原材料不足,各方协调从全国各地采购...
2月7日18: 00,从海口开往哈尔滨西站的z113次旅客列车在哈尔滨西站停下,列车上出现了一位不寻常的“乘客”——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
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设备的运输任务。为了与时间赛跑,铁路部门连夜制定了一个计划,最后决定通过旅客列车的行李舱运输。
"如果使用铁路货运,从广州到哈尔滨需要5天."中铁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游俊平说:“3500多公里的最后一程只用了34个小时就到了。”
截至2月9日,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总厂已经生产了12000多种医用外科口罩。在所有的口罩生产出来后,每天可以生产600套医用防护服和3万个医用防护口罩。
张天娇,49岁,哈尔滨医药集团制药总厂职工,已经工作了近30年。最近,她一直在生产线上连续奋战,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即使她的右手手指受伤了,她也不会受轻伤。
“我是党员。参与这项任务充满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和使命。”张天娇说:“我希望我们生产的防护材料能尽快被支援到前线。”我相信大家会团结一致,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疫和战争!”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黑龙江:防护物资生产线“极速”落地记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