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大雪中的“流行病”:参观在大雪中恢复工作的北京建筑工地

新华社记者李嘉瑞

14日,北京下了大雪。在抵御严寒天气和抗击COVID-19肺炎疫情的同时,北京各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开始安全有序地返回工作岗位。

下午3点,34岁的电工卢伦克正在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工程工地上焊接。冬奥会期间,冬奥会村人才公租房将为参赛人员提供住宿、餐饮、社交场所等服务,赛后将继续作为高端人才公租房运营。

鲁连克的焊接部分是13-1号楼6层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的下部连接段。在雪花旁边,他没有感觉到冷,但是感觉到了电焊的热度。

“这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流程’。”该项目首标技术负责人李铁兵表示,只有完成“关键工序”后,才能开始幕墙安装和室内装饰防火涂料施工。这也是恢复工作的最初几个步骤之一。

2月10日,电工鲁伦克和他在山东省菏泽的六个村民被命令返回北京。为了防止疫情,他们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是开着一辆面包车回了北京。

虽然他们在家乡菏泽每天都带着口罩,尽量少出门,但当他们回到工地时,却被工地上严格的防疫措施“吓了一跳”。

“早上先戴上口罩,进入工地时先量体温,离开工地时再量体温。”Lurenke说他在家的时候仍然很担心,但是建筑工地上的措施让他回来的时候特别实用。

每天给工人量体温的是建筑工地西南出口的保安方宏清。52岁的老方记录了每个进入体育馆的人的体温,以备将来参考。以前,他甚至从未见过测温枪,但现在他熟练地使用它。“如果温度超过37.3摄氏度,即使是我的好兄弟也不能让他进来。”幸运的是,老挝从未遇到过体温过高的人。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过去,有四个出入口。工人下班后可以自由移动。现在只剩下一个西南出口,进出时需要集体行动。”技术负责人李铁兵说,每天早上7: 30,工人们排队,集体从生活区进入施工现场;下午5: 30,工人们集体排队下班离开。李铁兵说:“这有点半军事化。”为了防止疫情,工人们非常理解和配合,默默地付出了很多。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中午,雪下得越来越大,建筑工地开始派人去扫雪。李铁兵说:“人员进出和建材运输必须安全。”早上看到漫天大雪,工人们也加厚了衣服。

对于工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施工现场的防疫材料是否充足。北京投资集团北京冬季奥运村项目经理陈屈表示,负责冬季奥运村建设的北京城建集团和北京建工集团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防疫仓库,仓库里有口罩、消毒剂、喷壶和湿纸巾。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在北京,各个地区的建筑工地已经逐渐恢复工作。防疫安全是复工的前提。

在西城区长安街和西单文化广场,中国建设第二局华北公司项目负责人张艺良和值班人员老张正在调试通风设备。与其他建筑工地不同,该工地包括三个地下建筑工程。只有通过更严格的通风,我们才能更好地防范疫情。“疫情爆发后,施工现场增加了机械通风设备,以解决空地下手术室的通风问题。”张一良说道。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900个口罩、800只一次性手套、130升84消毒液、30只水银温度计和7只电子温度计...北京安置房中心延锋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俞生在朝阳区百子湾安置房项目现场介绍,复工前施工现场已准备好足够的防疫材料。

1500个口罩,250公斤浓缩消毒剂,59瓶84消毒液,25公斤酒精……在通州区丁各庄公租房的工地上,34岁的建筑工人薛兴庆在扫雪后看到工地上宣传的防疫材料。他说:“我特别放心。”。

在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的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们已经开始在博物馆内机电安装冰索网。负责国家速滑馆建设的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洋子召集了一次“网络会议”。与会人员共8人,包括广州铝加工单位负责人、河北钢架供应商、浙江膜材料供应商、北京大兴加工厂负责人等。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以前,为了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洋子经常与设计师和供应商坐下来开会。突然爆发使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现场会议,变成了在线会议。"这种流行病是当前的,但它并没有影响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的进展。"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李说。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和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施工现场防疫控制、劳动力回京、建筑材料供应、防疫材料收集、建筑垃圾消耗和工程造价调整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确保建设项目安全有序复工。

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虽然疫情带来了困难,虽然大雪带来了严寒,这些都不会困扰我们。”李对说道。

来源:新浪直播网

标题:雪中战“疫”:探访风雪中复工的北京建筑工地

地址:http://www.xuguangxin.com/xlglxw/6827.html